命题| 亚里士多德:美德是一种“中道”
这是亚里士多德的名言。
亚里士多德之所以能够这样说,是因为他所理解的“德”与中国人通常的理解不同。中国人习惯把”德”与“才”分开,认为“德”比“才”更重要。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人的灵魂的各项职能的分割,然后选取其中的某一部分。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,“德性”体现的是灵魂各部分的统一。他认为,灵魂既有理性的部分,也有非理性的部分,即感情、欲望等等,理性部分应当与非理性部分合作。为了实现它的目的,灵魂各个部分必须正当地发挥作用,而且肉体必须合宜地行使职能。一个有德性的灵魂是一个很有条理的灵魂,其中的理性、感性和欲望保持正当的关系。因此,美德首先是一种整体和谐,而不是灵魂各部分的冲突和对立。
在此前提下,知、情、意等各个活动领域又各有其道德上的德性。例如,完善的理性活动本身是智慧上的(推理的)效能或德性,诸如聪明、有见识等等;感情冲动职能的完善括动被称为伦理的德性,诸如节制、勇敢和豪爽等等。有多少活动领域,就有多少道德上的德性。只有在谈到这些不同活动领域的一个特定领域的时候,“中道”才被提了出来。这一领域被亚里士多德称为“激情和行动”的领域,它涉及肉体嗜欲、恐惧、危险、愤怒以及对经济财物和声望的欲求等等。
激情和行动就其自身而言,本无所谓好坏。但一旦过头或不足,就会造成损害。为了避免这种损害,亚里士多德才提倡“适中”,也就是恰到好处。用亚里士多德本人的话说,“如果美德比任何技艺都更精确、更好,……那么,美德必定就有以居问者为由的这个性质”。因此,就人的激情而言,“在适当的时候,对适当的事物,对适当的人,由适当的动机和以适当的方式来感受这些感觉,就既是中间的,又是最好的”;就人的行动之“主动”和“被动”而言,过与不足都会失败,只有恰到好处才最为成功。
亚里士多德之所以提出“中道”的理论,而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,是因为他强调,“我们应该不仅要说出美德是一种性格状况,而且要说出它是什么样的状况”,这种状况就是“适中”。换言之,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适中了,并不是对美德的总的定义,而只是对某个特定的领域的美德的定义;从总的方面说,所渭中道不是一个“质”的问题,而是一个“量”的问题。亚里士多德实际上强调,对于美德,既要从质的方面加以规定,也要从量的方面加以规定。从质和量的结合方面看,美德不仅是种“应当”,而且在“应当”中,又是一种“最好”。
所以,亚里士多德特别强调,在激情和行动的领域,美德就其实质和所表述其本质的定义而言”,是一种中道,可是“就其为最好的、应当的而言,它是一个极端”。为厂避免误解,亚里士多德专门补充说:但是并非一切主动和被动都可以有一个中道;因为有些是名称就已经蕴涵着坏的性质,例如怨毒、无耻、妒忌,在行为方面,则例如通奸、盗窃、谋杀;因为所有这些以及诸如此类的事情,名称已经蕴涵着它们本身就是坏的,而非它们的过度或不足才是坏的。
所以,在这些方面,好或坏并不取决于是否与恰当的女人,在恰当的时刻,以恰当的方式去通奸,只要有任何这样的行为,就是错了。所以,要想在不义、卑怯、淫欲的行为中发现一种中道,一种过度与不足,也是同等荒谬的;因为,循这条路走去,就会有一种过度的适中,一种不足的适中,一种过度的过度和一种不足的不足了。但是,正如并没有什么节制与勇敢的过多与不足一样,由于居间者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极端,同样地也没有,毅述各种行为的适中或过度,与不足,只要一有这样的行为,那就是错的;因为,一般说来,既没有一种过度和不足的适中,也没有一利,适中的过度与不足。”
这意味着,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,你首先必须成为有德之人,然后,你的德行在表现出来的时候,要恰到好处。也就是说,你不仅要成为好人,而且要得体,要使人感觉不到你是好人,因为,你并不是为别人而好,不是为了博得别人的赞扬而去故意表现自己(当然也没有必要故意去躲避别人的赞扬,因为称赞和成功本身是善良的应得之报)。你的好不是一种使目的自我牺牲,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自我实现。亚里士多德认为,美德的最高境界是个人与社会的一致,而不是两者的冲突。